舒城!万佛湖水底沉睡千年梅河古镇,数代人的回忆!
万佛湖在改名前叫龙河早些年听爷爷辈说过,以前发洪流,良多户就从原地址迁徙了,成了移民户。
梅河镇地处杭埠河中游,因受洪水要挟,护提屡修屡毁,直到清代后期,由驻镇商家集资,用花岗岩条石和桐油石灰作材料砌成沿河护城墙。墙高约10米,长约1500米,坚忍健壮,雄伟宏伟,由北向南望去像座石头城;护墙两头还各建一座护镇碉堡,远看又像一座古城堡。
三畈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荫翳。东南是舒城四大名山之一的高峰山,晨钟暮鼓,香客云集;西南是狮子山,雄姿威武,摩拳擦掌;狮子山下的兴隆堰,川流不息,灌溉三畈地步。镇西门外约500米处有一高台地,传为古城遗址。墩上有一地盘庙,四周是高峻的枫树。炎天这里是鹭鸟歇息地,成千上万的白鹭,或翱翔于天空或寻食于郊野或游玩于河畔,自在自由,协调欢喜。镇北隔河的大梅山和栲栳山居高临下。
梅山巅峰有一地藏庙,九十九间半衡宇,气焰恢宏。庙内布满赏罚世间恶人的刑具,令恶人胆寒。两山之间的峡谷,为镇北的独一通道,原为山区的人行亨衢,抗战期间修通公路,可通行各类灵活车辆。峡谷两侧的梅山下小山坡上有梅仙亭、惜字炉,建筑高雅,有石桌石凳,是留念汉南昌尉梅福在此隐居,修炼成仙的。其东侧栲栳山下有一座规模不大的观音寺,供奉观音菩萨,求子的香客川流不息。
梅河老街由北向南走向,市道陈列有序,清一色砖木瓦布局,粉墙黛瓦,典型的二层楼徽式建筑。街道约4米宽,两头用条石、两边用鹅卵石铺成,既便利人走,又便利手推独轮车通行。沿街走廊雕梁画栋,鳞次栉比。镇的南北工具均建有闸门,每到夜间四门紧闭,再加上更夫鸣锣巡更,响马难以进入。
镇西门外有块公共场地,边上有座万年台,专供人们会议和文娱之用,这是清乾隆年间,由查仁孝堂出资所建,民国11年重修,石桌石凳批发工程雄伟精巧。万年台前石狮分立摆布;琉璃瓦屋顶的四角挂有铜铃,风吹铃动,音脆悠扬;台顶绘有百鸟朝凤,绘声绘色;台地方屏风上方一片清平雅颂声六个大字。抗日和平期间,曾是宣传抗日、带动群众参军的主要场合。
家住该镇东湾的武大仓(原县政协副主席)昔时只要15岁,就是在此遭到宣布道育统一批爱国青年加入新四军、走上抗日火线的。离万年台不远,是一所核心学校,设六个年级,建国文、算术课。抗战期间增开军体课,与万年台共一个勾当场地。
老街地方有一座城隍庙,庙中的城隍老爷是用檀香木雕镂而成,像活人一般。判官分立两旁,手捧善恶分明的法律牌,向人明示公道廉正。大殿横幅匾额为理阴赞阳,两边春联为风助雪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云随雨势黑满六合不多时。庙中香火缭绕,多为祈求城隍老爷救苦救难的布衣苍生。
梅河镇水陆交通便利,生意十分兴隆,是大别山东麓的主要物资集散地。陆路东达桐(城)、庐(江),西连霍(山)、金(寨),南到岳(西)、潜(山),北通六(安)、合肥;水上竹排,交往如梭,上到晓天、五显、河棚;下行三河、巢湖、长江。出格是丰水季候,竹排、乌逢船排成一字长龙,穿流河上,成为一道奇特的风光。
日军侵入舒城的线年,日军侵入舒城,国民县当局迁至梅河镇,加上多量难民涌入,还有合肥培中烟厂、山东启化印刷社等企业亡命到此开业,本来只要3000多人的山镇,猛增到10000多人,给小镇带来了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成长机缘。原工具南三门不竭向老街外延长,一多量小作坊应运而生,建筑业、手工业、贸易、办事业成倍增加。各行业从业人员由本来的250余人添加到1700多人。附近的农人纷纷种起蔬菜,办起豆腐坊、糖坊、酱坊、小吃店、小酒店。远一些的山区农人,也不竭前来卖柴卖草和农副产物。
此时的梅河镇进入汗青昌盛期,成了皖西南军事计谋要地。某部军长张干率领一个军驻扎在距此不远的巴洋河、范家店、毛竹园一带,军部设在毛竹园余家畈蒋家大屋。其时五板桥以上,由高敬亭带领的新四军四支队驻守,司令部设在西港冲钝斧庵,政治部设在东港冲韦家大屋。国共合作,配合抗日,日军未敢贸然抨击打击。
日军侵入舒城的线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舒城,梅河镇以上的西南山区是游击队按照地,而梅河镇以下则是统治区。敌我两边彼此拉锯,一会我游击队占领,一会是反动武装来扫荡,成为两边必争之地。大梅山和高峰山上的寺院就是在此间抢夺战中毁于烽火的。其时梅河镇关门闭户,生意萧条,走向汗青上的低迷期间。
1948年12月,梅河镇正式解放,区、镇民主政权宣布成立,避战乱的群众纷纷前往家园,商铺开门,手工业复工,梅河镇又呈现了朝气。为经济恢复和成长,党和当局成立了粮库(粮站前身)、银行、病院、供销社、石桌石凳批发百货分销处,随后又兴办了纺织厂、粮油加工场、木器社、铁业社、缝纫社等手工业社、组。梅河镇又走进了新的成长期间。
1958年,梅河镇履历了汗青上最大的转机。中共舒城县委、县当局为了改变持久以来的不涝即旱、不旱即涝的被动场合排场,报上级核准,兴建龙河口水库。梅河镇正处于水库覆没区地方,必需全体拆迁。一起头,良多人难以接管这个现实。但颠末宣布道育,详尽的工作,全镇人民暗示从命大局,从命全体,坚定拆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