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内青铜器第一大藏馆,上海博物馆一楼青铜器馆内,400多件常规陈列的青铜器重宝,常常使观者立足、流连忘返。去到青铜馆,会看到有些藏品引见牌上面说明了“李荫轩邱辉捐献”的字样。
他是李鸿章五弟的孙子,其家族最初一位大珍藏家。1911年生于上海,自幼爱好文物古玩,常年究心于考古学、掌故学、鉴赏学,通晓中外汗青。他热爱文物,特别宠爱古货币和青铜器。他的门第显赫,却为人历来十分低调,不显山不露珠,也从不情愿抛头露面。上海的古玩市场、寄售商铺是他常去之处。每到一处,从来没有多余的话,看好了就买,买好了就走,人们以至称他是“奥秘人物”。
李荫轩旧藏,南宋 “大宋通宝”背“当拾”,丁福保著《历代古钱图说》原物,微裂,罕,美品
李荫轩的珍藏普遍而丰硕,不只对先秦刀布币很感乐趣,对秦半两、汉五铢,以及隋唐五代期间的各类货币也乐趣盎然,后来又对宋代的铁钱竭力研究。铁钱在中国货币界有“黑山君”之称,足见其研究和辨别的难度,良多珍藏家都不太会在斑驳锈烂的铁钱上破费精神去研究和珍藏。而李荫轩却否则,他经常到货币店与老板交换研究体味,挑选各类版此外铁钱。总之,他对研究和珍藏中国历代的古货币十分固执,珍藏的古币,再加上珍藏的欧美列国的金银铜币章,总数有3万枚之多。此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大宋通宝当拾”、“临安府行贰佰文、叁佰文、伍佰文”等。
李荫轩不单倾慕于古货币,并且对青铜器也情有独钟。几十年间共珍藏了二百余件,此中极具汗青价值的就无数十件,如小臣单觯、纪候簋、鲁候尊等。从器物内的铭文来考据,都长短常有汗青意义的,有的印证了一场和平,有的填补了一段史实,均为青铜器中的上品。
李荫轩旧藏,小臣单觯。西周成王,通高13.8厘米,口径9.3至11.6厘米,椭扁体,侈口,束颈,鼓腹。颈饰一周首尾相连的龙纹与凤鸟纹,粉饰俭朴。
腹内底铸铭22字,记成王平定武夷兵变之史事,是记录周初史料的主要实物例证。
李荫轩旧藏,鲁侯尊,西周康王,通高22.2厘米、口径20.7厘米,重4.1公斤。腹内底有铭文22字,记录鲁侯伐东国。其造型奇特,全体像筒状方尊,广口长颈,高方座,但两侧有一般西周簋所具有的兽首鋬,鋬下有下垂的鸟尾形粉饰。通体光素。
李荫轩不只是一个珍藏家,他还会研究,并且他对这些藏品逐个做了判定和文字考证,几乎没有可疑之品。每次寻得对劲青铜器回来,他总要把青铜器放在桌子上,刷洗清理处置完毕,再将上面的铭文摹仿拓下来,翻书核对,寻找根据,断定年代和查证记录的事务。这些藏品的文字考证和辨别都十分精到,几乎没有可疑之品。他曾在破残古屋的墙隅边获得吴方彝盖,别人都认为是假货,经考据是因火烧所致。
通高21.3厘米,口部纵长13.3厘米,口部横长17.5厘米,为饪食器。因这件鼎为厚趠所铸,故而得名。口沿外折,双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渐有收分,下有四条细长柱足,四隅有棱脊。腹四壁均饰兽面纹,兽面纹长角下垂于两侧,体躯省略,图式稀见。内壁有铭文五行三十四字,记述王在成周之年,厚趠遭到廉公捐赠的事迹。该器铸作精细,在宋代即已著录,传播保留至今,实属稀有。
在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看来李荫轩是真正的里手里手,“他对青铜器的鉴赏自有独到之处。在频频考据后,他还写下考据文章。这可不是一般珍藏者写的那种珍藏心得和感伤,那是真正的、极有价值的考据论文!有理有据,每件工具的出处都有可考之处,可谓引经据典,奇妙无限!这些考据文章简直是下了真功夫的!没有一点水分!”
据李荫轩后人讲,他们家有72间房是特地放古董的,家里特地有一个家丁,每天的工作就是帮他们家给文物掸灰,72间房每天掸一次。抗战时,李荫轩花了大代价将他的藏品存入一家银行的安全库里,得以平安保留。
到了十年大难期间,考虑到珍藏品平安,李荫轩下定决心将家里的文物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让博物馆来保管它们。向上海博物馆捐献了大量青铜器、古货币、中外图书,还有金表、图章、勋章、外国古董等,此中青铜器241件,历代古货币29966枚,其他文物2349件,这些文物的价值难以估量。
马承源馆长回忆接管李荫轩藏品时说道:“当所有珍藏搬上卡车,卡车就要开走的时候,李荫轩的两个眼睛完满是没有光泽的,就像死鱼的眼睛,看着那些车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