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是我国陶瓷粉饰中发现较早的方式之一,名列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元代在景德镇成熟成长。明代诗人周晋的一首《咏瓷花》词:“如轻云宿墨,似春葓泛幽;甚可夸,浮梁瓷器白无瑕,巧借蓝色写青花。”
青花属釉下彩,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坯体上绘画后罩以通明釉,在1320度高温一次烧成。青花可分青釉青花、本釉青花和白釉青花。元明清三代数朝的官、民窑青花瓷各具时代特征和艺术气概。
青花瓷是明清瓷器出产的支流,以江西景德镇为核心,官窑和民窑都呈现了欣欣茂发的气象。明初青花瓷还带有元代粗犷豪宕的遗风,色泽偏暗。永乐、宣德两朝是明代青花瓷成长史上的黄金期间,这两朝青花瓷典雅秀丽,色泽浓艳幽静,呈色如宝石蓝般鲜艳。自成化起头,青花瓷变得精巧轻巧,色泽浓艳不变,博得了后人极高的评价。明代后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在规模上有了更大的成长,数量远远超出了明初洪武至正德时的官窑青花烧造总数。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发色浓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明末因为场面地步动荡,青花瓷的出产也日就衰败,官窑传世品很少见,多是制造粗率的民窑产物。清代是青花瓷成长的昌盛期,以康熙青花最为杰出。康熙青花质量上乘,呈色翠蓝,浓淡条理分明,有“青花五彩”的佳誉。雍正青花以质地优秀、细巧精美而著称,呈色艳丽,但不如康熙时的丰硕。乾隆青花以正蓝为主,色泽明艳不变,无晕散现象。因粉彩瓷的逐步添加,青花瓷自乾隆后期慢慢阑珊了。道光时曾一度回复,但次要是仿康熙青花瓷,青花呈色急躁,釉面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