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蜀汉路

刘秀就非常重视对士人的招募

  光武帝刘秀能够得天下和治天下,与其重视选贤任能密不可分。东汉统一战争时期,刘秀不拘一格,大胆延揽、启用人才。称帝建制之后,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广纳贤才参与国事,重用称职守法的廉吏,健全官员选拔制度,进一步把选贤任能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为光武中兴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摘要】光武帝刘秀能够得天下和治天下,与其重视选贤任能密不可分。东汉统一战争时期,刘秀不拘一格,大胆延揽、启用人才。称帝建制之后,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广纳贤才参与国事,重用称职守法的廉吏,健全官员选拔制度,进一步把选贤任能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为光武中兴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东汉 光武帝刘秀 人才选拔制度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西汉末年,战乱使生产力遭到破坏,人口锐减、百废待举。如何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社会生产,是光武帝刘秀必须面对的问题。人才是得天下和治天下的基础。无论是在统一战争时期,还是在东汉建国后,刘秀都高度重视选贤任能,他的一系列举措为光武中兴的到来奠定了重要基础。

  不问出身,重视新人。据《后汉书耿弇传》记载,刘秀在河北起兵时,有个叫耿弇的年轻人主动前来投奔。刘秀非但没有看不起这个年轻人,反而多次和他商讨战事和重大决策,给予他很多肯定和鼓励。后来,刘秀和耿弇在战乱中走散。几个月后,当刘秀征集部队围攻河北邯郸时,有人报告说上谷、渔阳的军队突然出现。原来,这两支部队就是耿弇说服其父上谷太守耿况和渔阳太守彭宠一起前来归附的。上谷、渔阳两支军队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刘秀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因此很快就消灭了河北的王郎势力。

  不计前嫌,信任属下。在击败王郎之后,刘秀在缴获的文书中发现部下官员和王郎有勾结来往,毁谤自己的书信有数千份。对此,刘秀不仅没有追究这些人的责任,反而下令将这些书信付之一炬,并说:“令反侧子自安。”刘秀的不计前嫌和宽大胸怀,让那些曾经与王郎有私交的属下感动不已,他们在后来的统一战争中无不誓死效忠,竭尽全力辅佐刘秀打下江山。

  胸怀宽广,招抚降将。《后汉书光武帝纪》载: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在馆陶、蒲阳击败了以农民为主体的铜马起义军。对于那些心中惴惴不安的归降者,刘秀深知其意。他不但没有肆意屠杀农民起义军,还将其首领封为列侯,令其归营勒兵,让这些列侯去招抚更多的人。除了让各个铜马军首领回到自己的兵营整理部队外,他还轻骑简从到各部巡视。刘秀的胆量和胸怀让这些归降的铜马军“由是皆服”,他将全部投降的兵力分配给诸将领,将军队扩大到数十万人,人们由是将其称为“铜马帝”。

  刘秀起兵于南阳,有很多同乡一直追随他打天下。称帝建制后,刘秀又引进大量南阳文吏。由此一来,朝中形成了以南阳人为主体的局面。大臣郭伋就此事向他建议:“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故臣。”光武帝从之,由此扩大了取才的范围,连南阳旧臣都佩服他的视野和胸怀。

  对于那些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刘秀均“优以宽科,完其封禄”,“封功臣为列侯,大国四县,余各有差”。通过给予开国功臣优厚封赏待遇而解除实权的做法,刘秀高明地解决了功臣权重而“功高震主”的问题。

  光武一朝,刘秀始终重视与功臣的密切联系。逢年过节,君臣经常一起宴饮而无所拘束。对于开国功臣的小过失,只要不触犯刑律,刘秀一概宽容处之。刘秀的一系列举措,营造了和谐融洽的君臣关系,既安抚了功臣勋旧,又有利于他接下来广纳贤才参与国事。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认为:“自古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

  妥善处理了功臣问题之后,面对繁重的朝政诸事,刘秀又采取了“进文吏”、广纳贤才的措施。刘秀认为:“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早在统一战争时期,刘秀就非常重视对士人的招募。他“尊贤下士”,而“士多归之”。东汉建立后,刘秀对于选拔官员更是表现出了高度重视,他曾多次亲自参与官吏考核,亲授官职。

  值得注意的是,刘秀特别重视对那些寄居山林、不愿投身王莽政权的士人的征召。这些文人雅士多胸怀大志,又对刘氏政权抱有感情,其中的一些士人曾经官居高位并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这正是刘秀所需要的治国人才。对于这些人,刘秀多方打听、四处寻找,不遗余力、诚意拳拳。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诏州郡“度田”(即丈量土地),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刘秀了解这一情况后,随即下诏,“遣谒者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查究相关官吏的责任,惩治了一批不法官吏。例如大司徒欧阳歙曾在汝南太守任上度田不实,被光武帝下令处以极刑。

  同时,对于称职守法的廉吏,这不,马上快过年了,蜀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很多年货,如:“良品铺子 坚果零食 阖家欢礼盒 15袋装 年货礼盒 送礼 自营坚果炒货2171g”,客倌你呀,可以点我淘年货喽!刘秀也予以器重、委以重任。当时,湖阳公主的一个奴仆无故杀人,因畏惧被捕治罪而藏在公主家中,官员都不敢上门缉捕。洛阳令董宣得知后,在这个奴仆陪同公主出门时埋伏在路边,“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湖阳公主“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董宣见到皇帝,坚定地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刘秀听从了董宣的劝谏,驳回了公主的无理要求。后来,刘秀重用董宣,还将其列为称职守法的廉吏典范。刘秀惩治不法贪官污吏、重用称职守法的廉吏,极大地提升了其在百姓心中的信誉和威望。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明确了“察举”的项目和分工,扩大了“察举”的范围。“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孝廉和茂才,孝廉一般由郡太守举荐,是汉代选拔官吏和任用升迁的正途。光武时期,茂才成为仅次于孝廉的察举科目,由三公、光禄、御史、州牧等举荐,所选之人大都是中央朝廷官员。通过这些途径,朝廷选拔了大量人才,这一人才选拔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刘秀还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力度。首先,刘秀提高了御史中丞的地位,强化了对官员的监督检查。东汉建制后,刘秀把御史大夫改为司空,不承担监察百官之责;改任御史大夫属下的中丞为御史台的长官,负责监察百官。这样,御史中丞的权位逐渐与尚书令、司隶校尉并重。在朝廷举行廷议、讨论重要事项时,往往会为御史中丞与尚书令特设专席,以示重视和优隆。御史中丞下还设有治书侍御史二人,负责解释法律刑文;侍御史十五人,负责纠察百官违法乱纪等行为。

  其次,设置司隶校尉,扩大其职权范围,同时规定司隶校尉各领一州。司隶校尉的监察权很大,“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即三公以外的九卿都在司隶校尉的监察范围之内。司隶校尉之下设从事史十二人,主要负责监察中央官吏。朝议时,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均专席而坐,称为“三独坐”。

  最后,扩大刺史的职权范围。刘秀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名,官秩六百石,增加了刺史选拔人才的权力。另外,刘秀还把地方选举弹劾究责的权力也划归刺史。据《后汉书》记载:“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吏案验,然后黜退。帝时用明察,不复委任三府,而权归刺举之吏。”

  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刘秀奖优裁汰、澄清吏治,提高了官僚队伍的质量,把选贤任能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高度赞扬光武帝刘秀:“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总体来看,光武帝刘秀能够取得成功,与其重视人才选拔不可分割。东汉统一战争时期,刘秀不拘一格延揽天下贤才,方能定鼎天下,建立东汉政权。称帝之后,刘秀更加重视选贤任能,这些人才在日后的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光武中兴的到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①[南朝宋]范晔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