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蜀汉路

像这样一些网络平台

  毕业生被高薪岗位吸引,应聘北京中软瑞达科技有限公司,面试中被推荐贷款培训。但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发放补贴和安排食宿,更没有履行颁发技能证书和推荐就业机会的承诺;中软瑞达员工透露已数月未发工资,公司被质疑不合规定。《天天315》本期聚焦:贷款培训陷阱多,求职者应聘反被公司骗钱。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刚刚过去的毕业季中,不少学生就业心切,渴望能找到一份薪资高、待遇好的工作。然而一些公司设计了诱人的骗局,让不少毕业生栽了跟头。

  今年4月,河北邯郸的刘同学即将高中毕业,打算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份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有家公司叫北京中软瑞达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公司发布了让自己很感兴趣的招聘岗位,刘同学决定投简历试一试。

  刘同学:“我在58同城上看到了一个开发游戏的北京中软瑞达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上面写的是招实习生,有带队老师,每个月给两千块钱,我觉得挺不错的,也挺感兴趣的。之后他们的人事部打电话,来让我到邯郸嘉华大厦面试。”

  不过,刘同学在面试过后,却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开发游戏的科技公司,而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想到在这里学些技术有助于更好就业,于是刘同学在招生人员的推荐下,和公司签订了一份《参加培训及安置上岗协议》,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岗前培训”。

  刘同学:“到那他开始说什么Java、大数据,诱骗我去培训4个月的Java,一个月在石家庄,三个月在北京,说学了4个月之后保证就业。负责人说可以留在本公司,也可以去别的公司,每个月就是4000-12000的工资,我就很心动。然后就诱骗我签这个培训及安置上岗协议的合同,贷款那一项直接就在这个合同里面了,通过9+12模式,前9个月中软瑞达负责还每月50元的利息,后12个月每月自己还1967.73的费用。他只是说学Java,前期你就不用任何付出,只有到后期从你工资里头扣将近两千块钱。签贷款合同是通过‘惠分期’贷的款,因为我不懂这些贷款的问题,中间一系列操作都是负责招生的那个人拿着他的手机帮我操作的,我就没有实际操作,之后他就拍了我拿身份证的照片,贷了19800的款。”

  通过贷款的方式支付了公司实训费用后,刘同学正式开始学习Java。按照《参加培训及安置上岗协议》中的条款,公司应向学员分期发放1500元的项目补助;学员到北京后,公司总部提供三个月的免费食宿。然而,实际上刘同学却并没有体验到公司列在合同中的教学服务承诺。

  刘同学:“我们开始在石家庄地区培训了一个多月的Java初级,吃住都是自己的。后来我们到北京昌平县沙河绿城阳光小区斜对面的原欧玛家具,培训中级和高级,合同上说的补助没有;因为那边拆迁,答应的住宿变成学生们睡在教室的地上和桌子上。我们刚到北京学Java中级,老师还挺不错,挺负责,按时到,按时教,可是一个月后他们就分班了,分成开发和测试两个班,之后的老师不按时到,也不讲东西了,因为老师亲口说的,公司欠他们三个多月的工资不发。”

  刘同学告诉《天天315》栏目记者,实际上学员们只上了2个月左右的课。而公司先前在合同中写明的“向修满实训课程者颁发软件工程师毕业证书并协助学员申请办理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紧缺人才职业技能证书”,以及“为合格学员安置软件工程师就业机会和提供三年内就业保障服务”等内容,却全都没有实现。

  刘同学:“负责人说培训期间有兼职,会有学校的老师们带着我们做项目的,但是实际上没有;合同上说的毕业证书和软件开发工程证书也没有。我们毕业了,从他们所说的安置工作变成了就业部大门紧锁,没有人管。之后我们去了昌平区教育局,咨询结果是中软瑞达没有办学培训的资质,我们才明白这是一个陷阱。现在培训结束,我们目前还能联系到的有400多号人,面临就业问题,还背负着高额的贷款。”

  刘同学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为他们上课的老师因为公司欠薪而无法继续授课。而记者了解情况后发现,除了公司的法人和几位股东外,维持公司运转的各部门员工、以及为学员授课的老师都是受害者。这其中,一位市场部的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位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各个股东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经常出现一些矛盾,给市场部带来一些困扰。2016年年底的时候矛盾比较大了,法人挪用公款,带着他的家人到海南,大概是花销了将近100万。过完年以后,我们市场运营就开始出现问题,因为它挪用公款的行为已经导致我们市场没法正常的运营了,所以各项开支都拿不出钱了。2月份发工资的时候开始拖欠半个月,到3月份的时候开始拖欠一个月,4月份基本上工资就属于不发的状态。我那时候就跟老总商议,让他先把员工的发了,管理层的慢慢地去发放,但是这个事情拖了一两个月,一直到5月份基本上法人就不发工资了,也联系不上,到6月份我们这个公司基本上就面临解散。”

  针对学员投诉的教育贷款问题,这位市场部负责人从公司管理层的角度做出了解释。他说:“其实它就是一个利益关系。像这个贷款,基本上你符合资质它都可以给你审批,现在很多机构也都这样做。有固定的场地,达到300平米以上,往届的学员能够50个,有一定的流水,就可以进来。学生贷款的款项是下到法人的账户,就是史凯鑫个人的账户,并没有下到对公账户。这些是学生的培训费用,因为他们到这来学习技术,包括后期推荐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费用,像公司租赁场地、人员开支都得从这费用里面算。一开始我们选择的是对公账户,但是后来因为这个民营小企业也不给员工上五险一金,对公账户流水太大怕税务局查,法人就开通了几个银行卡,尽量把款项都转移到他个人银行卡里面,后来直接就把这个款项就打到了私人账户,就是史凯鑫招商银行的帐号里,包括学生交的现金也是到他的个人账户里面。”

  而关于公司在学员交付实训费用后没有按照协议提供食宿、学员完成课程后没有依据合同协助就业等情况,这位市场部负责人也做了证实。

  市场部负责人:“因为学生的贷款是19800,后三个月是包食宿。一开始运营是非常正常的,学生正常的食宿没问题,但是后来因为钱都下到史凯鑫的个人账户,他就不愿意出钱了,所以学生这块就开始出现问题,住宿和吃饭就都需要学生自理了。后来牵扯到拆迁的问题,我记得是史凯鑫拿学生做要挟,逼政府给赔偿款,各种手段哄骗学生让学生留在教室,不给予就业,一直拖着学生的时间,其实就是拿着学生做筹码,然后要拆迁款。拆迁款下来以后,学生他就不会再管了。”

  北京中软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自称是国家工信部中国电子学会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教育基地和移动开发工程实训中心。北京市工商局网站上显示企业主营业务活动为技术推广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集成、计算机技术培训、教育咨询。然而在经历了公司的种种事情后,这位市场部负责人也逐渐了解到公司的不正规。在他看来,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宣传无非是公司打着国家的旗号来赚取利益而已。

  市场部负责人:“我们只有单一的一方面,就是招生培训。法人是通过购买的形式,也就是买别人的营业执照,可能这个公司不再做了,他通过计账公司刷了少量的现金去把这个公司变更过来,不是通过正规的手段去注册。它完全没有任何的教育资质,说白了就是挂羊头挂狗肉,它是科技类的公司,但是打着工信部的幌子去做培训。”

  这名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中软瑞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史先生,拖欠了各部门员工的工资,而公司在全国24个地区的招生培训点也同样遭受了经济损失。向法人讨薪无果,这不,马上快过年了,蜀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很多年货,如:“良品铺子 坚果零食 阖家欢礼盒 15袋装 年货礼盒 送礼 自营坚果炒货2171g”,客倌你呀,可以点我淘年货喽!目前一些公司员工已经开始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市场部负责人:“这人挺无赖的,就是类似恐吓吧,说有能耐你就到北京来找我,咱们约个小树林,看你能叫多少人。大概是拖欠我们市场部70多万。在海淀区劳动仲裁也上报过资料,在他原先的注册地址东城区劳动仲裁也咨询过,也提交过一些资料。”

  除了市场部的员工被欠薪,公司后勤、就业等其他部门的同事也在向法人讨要工资。一位已经离职的网络维护人员说,公司从今年3月开始欠薪,6月以后更是连法人都难以联系上。

  这位网络维护人员告诉记者:“公司这边没有一点消息,之前我给他打电话把我给拉黑了,还说了一些恐吓威胁我的话。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给我来了句,你别逼我,你还能把我怎么地,大不了我公司破产,你们要个屁,反正话不太好听。上一次我跟他联系的时候,他跟我来了句:我欠的钱多了。我就说你什么意思,我们辛苦陪你在这个单位坚持这么久。他给我回了一个电话,他说我没有给你拉黑,我以为是学生骚扰我。然后就说了一句话,你们欠的这些钱你别着急,我计划三年之内还给你。”

  这位负责网络维护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自己向史先生讨薪时的通话录音。史先生当时回应说:“工资的事儿就先暂时别找我要,因为情况就是这种情况。这边也正在拆迁,等我资金到位了,肯定给大家发。”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以及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共同就相关话题做出分析点评。

  经济之声:从刘同学的求职经历不难发现,中软瑞达无非是以面试为借口,诱导应聘者交付实训费用来赚取钱财,打着科技公司的旗号来招聘,本质上只是一家培训机构而已。对于这类涉嫌诱骗、误导应聘者的手段,持什么观点?

  赵占领:“本案例中的这家公司发布的是招聘信息,招聘实习生。按照我们国家现有的多部法律规定,在招聘过程中不能收取任何费用。但我们看到,这家公司所谓的招聘,实际是以招聘为幌子,从事的是培训业务,以收取培训费来赚钱。如果直接宣传培训业务,这家公司没有什么知名度,也没有什么实力,可能比较难拓展业务,因此他采取了这种虚假宣传的方式来欺骗求职者;同时为了诱骗求职者上当,还以培训后发相关证书、推荐或者保障高薪就业为名,甚至帮求职者申请贷款等为作为承诺。该公司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明显违法的行为,可能涉及到违反多部法律的规定。”

  经济之声:如果他已经违法且违反了多部法律,那么以刘同学为代表的这些学员能不能够以这些法律为依据,要求退还培训费用以及赔偿其他一些损失呢?

  赵占领:“这是可以的。首先,这些学员跟这家机构之间签订的不是劳动合同,也不是实习合同,而是一种培训协议。这种协议是一种普通的民事合同,在这个协议里,这些学员不是劳动者,而是消费者。而且这个协议的内容,有多项承诺培训机构没有兑现,因此首先构成违约。同时,它还涉及到虚假宣传,涉及到欺诈。因此作为消费者,可以从消法的角度要求这家公司退一赔三,而且由于公司的行为还涉及到刑事诈骗犯罪问题,所以这些受害者完全可以通过民事或者刑事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还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经济之声: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学员都背负着两万多元的高额贷款,他们培训期间自行承担食宿费用已经花掉一笔钱,培训结束未能就业,更无法偿还贷款。而且刘同学告诉记者,一些没有能力支付贷款金额的同学甚至还遭到了短信、电话的恐吓。公司市场部一位负责人说,与中软瑞达公司有利益关系的贷款平台包括“惠分期”“玖富”“阳光互信”“蜡笔分期”等若干家的APP贷款。对于公司要求学员通过这些贷款平台进行教育贷款,持什么观点?

  胡钢:“确实有一段时间以来流行着所谓的网络借贷服务。这种借贷服务表面上是免抵押等,甚至大做广告,称只要有一张身份证就可以给多少贷款,但实际它是高利息、高费用,它有各种名目的各类的费用,这些费用加上利息,给借贷者造成的总负担远远超出了法定允许的最高年率36%的规定。

  由此来看,这种网络贷款服务具有相当大程度上的欺骗性和欺诈性。因此,如果消费者不是对贷款业务非常熟悉的人士,那么要远离或者拒绝任何形式的网络借贷;如果确实需要某种消费借贷或者读书的借贷服务,事实上银行都有类似的服务,只是要有相关的抵押或者担保,而相关的利息远远低于网络借贷的利息。”

  经济之声:关于这种有大量招聘信息的平台,今天案例中提到的是58同城,同样有名的还有赶集网等,像这样一些网络平台,怎样能够保证他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

  赵占领:“现在通过互联网发布招聘信息的平台有很多类,有专门的招聘类网站,比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还有一些分类信息网站,入58同城、赶集网等;另外还有一些垂直类的招聘平台,比如专门做某个领域的;还有一些是公司自己的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这几种渠道信息的真伪以及风险不太一样。

  相对来讲,专门招聘网站的信息真实度更高一些,因为这些网站一般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但有个问题在于,这个资质有可能会存在,比如假冒别人企业的营业执照进行注册的,这种情况下要看这个招聘平台的审核力度怎样。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很难完全避免。

  另外,即使资质经过了审核,属于正常合法的一个资质,但他所发布的招聘信息是否存在虚假内容,对此,招聘平台并没有做相应的审核,当然也很难去审核。这里面就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有一些虚假宣传或者存在一些违法行为,这种情况求职者就需要谨慎。

  此外是分类信息网站,这种平台上,招聘单位发布信息几乎没有门槛,不做相应的审核,这样的平台上所发布的信息,无论是主体的真实性还是招聘信息的真实性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作为求职者,如果通过这样的平台去找工作应该非常谨慎,应该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还有一些是公司自己的网站上直接发布招聘信息,这种情况下,一般主体方面不会有问题,但这个公司是否有合法的资质,可能还是需要通过工商去查询。

  总体来讲,作为求职者,现在大部分人找工作都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不同的平台对于信息审核的宽严程度不一,这就给求职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也需要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核实主体真实性、信息真实性,这样才能尽可能防止自己上当受骗。

  经济之声:如果在这样类似的平台上找到了招聘信息后发现自己受骗上当了,甚至遭遇了人身的伤害,可以要求这个平台付连带责任吗?

  胡钢:“如果求职者在类似的招聘平台上当受骗,消费者可以依据《广告法》对其追究相关的责任。因为无论是广告经营者还是广告发布者,依据《广告法》,都有对于广告内容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慎审核的法定义务。”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