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从今天开始,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组织编辑、记者,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平凡普通的群众中去、到紧张火热的生产一线去,精心采写最鲜活、最生动、最感人的新闻,反映我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的动人场景,反映新常态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反映各族群众欢度节日的喜人景象,反映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果。敬请读者关注。
在人工控温的温室菌房里,培育着一些原本只能在夏秋季生长的菌菇,让市民在春节也能吃到各种菇类。本地菜市场、超市不断翻新,供应新鲜多样的蔬菜、年货物资。相关部门也在坐阵把关,确保人们能买到丰富且安全的产品。这个春节,市民的菜篮子和餐桌很丰足
1月12日,南宁市横县马岭镇双平村下着蒙蒙细雨,气温低至9℃。南宁市美丽南方菌业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打开基地的菌房,只见原本只能在夏秋季生长的猪肚菌,正顶着厚厚的伞立在一个菌棒中间,生机勃勃。温度计显示,室内25摄氏度。
该合作社负责人李玉红告诉记者,猪肚菌的产期在5~12月。基地用锅炉烧水,通过地下管道将蒸汽排到菌房进行增温,这样,猪肚菌就能在寒冬里生长,大量供应春节市场了。
菌房里,除了人们熟悉的秀珍菇、鸡菇,还有黄灿灿的榆黄蘑引人注目,这是该基地实验种植的新品种,在以白色为主的食用菌中“鹤立鸡群”。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了解到,2015年度广西食用菌鲜品总产量达到127.95万吨,总产量、总产值首次双双名列全国第9位。其中双孢蘑菇产量创造过全国排名“三连冠”,全国每5朵双孢蘑菇就有1朵产自广西。2016年,广西继续引进试种选育70多个食用菌新品种,其中秀珍菇、猪肚菇、灵芝、竹荪等新品种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供往区内大大小小的菜市场。南宁市美丽南方菌业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平均每天出菇量有5吨,其中一半到了区内群众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