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向阳湖镇境内的蒲江河和临溪河岸岩壁上,有个出名的飞仙阁。飞仙阁留念的是西汉莫将军在此隐居潜修,功成而骑仙鹤飞升而去。蹊跷的是,飞仙阁的建筑中很高耸的有一个严颜亭;距飞仙阁不远,同样在野阳湖镇境内的石象寺里,有一清咸丰9年(1859)的《重修石象寺碑记》,记录了石象寺的由来,为本地人追慕严颜“高风”而“建寺于巅”。
严颜,东汉末益州牧刘璋的巴郡太守,镇守江州(今重庆渝中区)。因与张飞大战被俘誓不降服佩服而闻名。无论是被称作野史的《三国志》,仍是文学作品《三国演义》,都有对严颜忠烈抽象的出色描写。可惜的是,严颜后来环境若何,两书都没有交待。
严颜能否归降了蜀汉?蒲江县为何呈现留念严颜的亭子和寺庙?细究起来,我们发觉,严颜能否归降蜀汉,仍是三国的一大谜案。
清乾隆《蒲江县志·方外》记录:“汉莫将军,河南人,佚其名。文帝时征云南,凯驻节莫佛镇山下,见石山状如苍龙出洞,凿断之,流血。夜,闻空中人语: 将军既识破此地,能舍官落发,三国蜀汉文化后必成正果。 莫如其言,于此修行成仙。”
莫将军被后人称为莫公。他修炼成仙后,在白日驾鹤飞升。本地报酬纪祀莫公,连续在此修阁建祠,遂成今天所见的飞仙阁。
莫公飞仙的故事,在五代杜光庭《题莫公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明朝曹学佺《蜀中名胜记》等作品中,均有相关记录。
第二个飞仙故事,是关于明朝和尚性醇的。《蒲江县志》记录,性醇曾在飞仙阁的飞仙洞修炼,后来云游海外。
一天,性醇俄然思念起碧云峰(飞仙阁古称),认为那里才是他的最终福地。性醇“采千叶沉香木,刻观音像”,运回碧云峰供奉。数年后,他公然成仙飞仙而去。
清光绪《蒲江县志》收录了清朝丹棱县人彭端淑在乾隆44年(1779)写的一首诗,诗前有一段题记:“汉将军严颜从武侯南征,归隐蒲之南隅。访莫将军胜迹,慕山川奇珍,挂弓汗马泉边,结庐紫燕岩后。里人建祠于巅,今圮。”
在今石象寺内的清咸丰9年(1859)《重修石象寺碑记》也记录说:“有后汉将军严公讳颜,南征凯还,弃官归隐于此,访西汉将军河南莫公之胜迹,慕山川之奇珍,遂结庐于紫燕岩后,挂弓于汗马泉边,请工人凿石狮、石象以强大观,后成正果,跨象飞升。里人追慕高风,建寺于巅,而石象之名自此始。”
连系上述两篇文献的记录以及本地的传说,我们能够晓得,严颜归降蜀汉后,跟从诸葛亮南征。回到蜀地,严颜到飞仙阁玩耍,听闻莫公飞仙的故过后,萌生了跟随莫公飞仙的设法。
因莫公隐居修炼时曾雕镂石羊、石虎,严颜按照在南征途中所见的狮子、大象,雕镂了石狮、石象。最终,严颜修炼成功,骑着石象飞升而去。
本地报酬严颜建筑了祠堂,祠堂垮塌后,在旧址建筑寺庙,取名石象寺,寺内大殿也称严颜殿。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能理解在留念莫公的飞仙阁中有严颜亭,石象寺因严颜而得名的缘由了。
行走在飞仙阁,立足严颜亭,面前青山绿水,疑问回旋脑中:严颜真的归降蜀汉并跟从诸葛亮南征吗?他真的到过蒲江吗?真的在蒲江“飞仙”的吗?
小说《三国演义》中不少故事包罗人物抽象的塑造,都有虚形成分。因为其在民间传布普遍,不少人把此中的故事当成了实在的汗青。
不外,在对严颜与张飞比武的描写上,《三国演义》与信史《三国志》却很是分歧。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各自为政,战乱连缀。益州牧刘璋脾气柔弱,本来依靠于其父刘焉的汉中张鲁不听刘璋呼吁,刘璋杀掉张鲁的母弟,两边成为仇敌,交战多次,刘璋都没占到廉价。
建安16年(211),为对于张鲁,刘璋听从别驾处置(州府中总理众务的官职)张松的建议,邀请同为宗室的刘备入蜀以强大力量,派使者法正去请刘备。
刚与东吴联手在赤壁打败曹操的刘备,驻守在荆州,手下有庞统、诸葛亮等一帮名流互助,事业成长迅猛。
接到刘璋这一单大“营业”,加上法正、庞同一个劲儿地鼓吹该当图取益州,刘备欣然接单。
刘备把诸葛亮、关羽等人留下镇守荆州。终究在没开辟出新六合前,荆州仍是本人的按照地,丢不得啊。刘备率领大军入蜀,要从巴郡路过。
严颜,字号、生卒年月不详,益州巴郡临江县(今重庆忠县)人,东汉末出名将领,巴郡太守,镇守江州。擅使硬弓和大刀,有万夫莫敌之勇。
对刘璋请刘备入蜀一事,饱经世事的严颜是很不附和的。但没法子,上级的决定,下级只要恪守照办。
《华阳国志》中说,看着刘备的精兵强将如饿狼般进入蜀地,严颜痛心不已,悲愤地说:“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侵占也!”这是一个比方,但很得当,申明严宿将军并非一介武夫。
刘璋邀请刘备带兵入蜀,比如是独本身处没有出路的深山里,为庇护本人,把山君放了出来。山君找不到吃的,本人不就成了山君的食物了么?
公然,第二年,刘备和刘璋翻脸。刘备一路向南朝刘璋地点的成都进发,成果在围攻雒城(今广汉市)的战役中,庞统战死,雒城久攻不下。
诸葛亮叫张飞先带一万人马向西进发,张飞所到之处,没碰到任何抵当,来到严颜镇守的巴郡地界。
既然老店主都与刘备翻脸了,此次刘备的支援大军要路过巴郡,严颜无论若何是不会那么好措辞的了。
张飞要想把巴郡打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工作。这个过程,《三国演义》第63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写得很细致。
张飞亲身披挂上阵,到城下叫战,遭到城上严颜军士各式大骂。张飞毛了,几回冲到吊桥边,都被乱箭射回。
第二天,张飞又去叫阵。严颜在城楼上,弯弓搭箭,射中张飞的头盔。张飞气得哇哇大叫,远远地指着严颜,咬牙切齿地说,我如果抓住你这老匹夫,必然要吃你的肉!
第三天,张飞仍是无功而返。张飞回到寨中,心生一计,叫三五十个军士去城下叫骂,想把严颜引出来,本人好乘隙杀过去。成果,叫骂了3天,严颜仍按兵不动。
连续数日不见张飞有动静,严颜很是奇异,也派了一些军士出去,扮作张飞砍柴的军士,混入张飞营中打探动静。
张飞叫外出打柴的军士居心说曾经打探到一条能够绕过城池的巷子,决定第二天凌晨就出发,不跟严颜玩下去了。
严颜得报,满心欢喜,决定连夜出发,半路潜伏,截杀张飞的粮草辎重。公然,三更后,严颜看到张飞带兵走了过来。不久,粮草辎重也过来了。
严颜一声令下,伏兵尽起,大师正预备冲过去抢工具,不意,背后一彪人马杀到,恰是张飞。严颜自知入彀,只得交战。两人交战不到10个回合,张飞活捉严颜。
张飞吹胡子努目睛,高声吼道:“我的大军到来,你为啥不向我降服佩服,反而还跟我对着干仗?”
身为败军之将的严颜,面临张飞的呵斥,毫不害怕,高声呵叱张飞:“是你们无情无义在先,入侵我的领地。这里只要断头将军,没有降服佩服将军!”
张飞大怒,叫人把严颜推出去砍了。严颜面不改色,一边往外走,一边高声呵叱张飞道:“贼匹夫!你要砍我脑壳砍就是,那么怒气冲发干嘛呢?”
张飞哈哈大笑,走下来解开严颜身上绑缚的绳索,取来衣服让严颜穿上,把严颜扶在正中坐下,垂头拜地说,适才言语冲犯,请宿将军不要见责。宿将军啊,俺老张历来听闻您是好汉,今天见到了,公然不凡耶!
张飞把高帽子用力地往严颜头上戴去,严颜哪里能推诿,感觉张飞这个小伙子真不错,心里一软,归降了张飞。
张飞连成一气,虚心向严颜就教若何能快速地达到雒城。严颜说,从这里到雒城的关隘守将,都是他的手下。只需他出马,手下城市归降。
于是,严颜在前,张飞在后,所到之处,严颜都叫出来归降。碰到不想降服佩服的,严颜说,我这么厉害的人都降服佩服了,况且你呢?
刘备当上益州牧后,封严颜为前将军。严颜后来跟从刘备攻打汉中,屡立战功。再后来,严颜就没有呈现了。
这是《三国演义》中对严颜的记录,与之不异记录的还有元朝的《三国志平话》。而在《三国志》中,虽然严颜与张飞比武的情节根基不异,但个中细节却值得玩味。
《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中记录,张飞义释严颜后,“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这里有两个消息很环节:一是张飞把严颜引为上宾,但并没说严颜归降了张飞;二是此后张飞继续向成都进发,一路上是“战克”,也就是说,张飞是通过武力降服沿途关隘的,并非《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由严颜带路叫降。
可惜的是,《三国志》中,严颜被张飞义释后,后来的环境若何,就再也没了记录。
但民间相关于严颜的记录。重庆忠县石宝镇石宝寨的文字材料显示,严颜被张飞义释后,虽然成为座上宾,但严颜并没有归降,而是回到了老家。三国蜀汉文化益州易主的动静传到严颜耳里,严颜自刎而死,践行了“断头将军”的誓言。
石宝寨的文字记录能否实在,难以考据。但若是说严颜没有归降张飞,仍是能够找到一些证据的。
《三国演义》中说严颜加入了汉中大战,并屡立战功。但在《三国志》中,汉中大战没有呈现严颜的名字。以严颜的名气,若是真的加入了这么大的战役,必定会留下名字的。
作为技艺、智谋仅次于蜀汉“五虎大将”的一代名将,《三国志》没为严颜传记,只是在《张飞传》中提及,这也是很奇异的工作。
与此构成对比的是,刘璋手下与严颜同级以至级别低的人降服佩服刘备后,都获得了赏赐,并遭到重用,《三国志》里也有他们的列传。
第三是忠州的得名。《承平寰宇记》中说:“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严颜,并著忠烈而名。”唐太宗贞观8年(634),为褒扬汗青上巴蔓子刎首留城、严颜宁当玉碎,“以地边巴徼、意怀忠信为名”,改临州为忠州。
这里有个典故。战国中期的巴国,有个将军叫巴蔓子,为平息巴国朐忍(今重庆万州区一带)内乱,向楚国乞助,许诺事成后送给楚国3个城池。
楚国出兵,协助巴国平定内乱,要求巴蔓子履行许诺。巴蔓子对楚国使者说,巴国的地盘不克不及给楚国,巴国人民也不想做楚国的奴隶,只要我的头能够给楚国。
巴蔓子把本人的头砍下,使者带回楚国。巴蔓子如斯忠烈,楚王很是佩服地说,如许的一个奸臣,为什么不忠于我呢?然后以上卿的礼节厚葬巴蔓子。
恰是由于家乡有巴蔓子这么一个奸臣的影响,严颜在面临张飞的劝降时,大义凛然地说出“只要断头将军,没有降服佩服将军”的话来。
所以,有学者认为,严颜并没归降张飞,而是后来他杀殉节。否则的话,在古代那么注重时令的情况下,降服佩服了的严颜,何谈忠烈?何故成为忠州定名的决定性根据之一?
第四是,南宋民族豪杰文天祥在面临劝降时,写下了《邪气歌》。此中写道:“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4句诗别离写了古代4位出名的忠义烈臣,为首的就是严颜。若是严颜降服佩服了,文天祥会把他作为楷模吗?
第五是,苏轼曾到古忠州游历,看到严颜碑,写了一首诗《严颜诗碑》。此中写道:“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刘璋的益州已被刘备所破,严宿将军啊,你到底为谁而死?
还有,关于严颜墓,清嘉庆《四川通志》说:“汉将军严颜墓,在(四川巴中)城西蒙外,有庙在墓后。”这里的汉将军,并没明白说严颜是蜀汉的将军,由于东汉的巴郡太守也是汉将军。
严颜墓有3座:一在忠州(今重庆忠县),一在巴州(今四川巴中市),一在蓬州(今四川蓬安县或仪陇县)。
据《重庆晨报》2008年1月11日报道,2001年,忠县乌杨镇枞树包坟场出土的乌杨汉阙(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曾经找到阙址。
专家按照忠县处所志记录“有多位忠州刺使重修严颜墓”、本地有严颜葬于乌杨的传说进行揣度认为,严颜是乌杨人,枞树包坟场是严颜及其族人的坟场,乌杨汉阙的仆人就是严颜。
但支流概念认为,清嘉庆《四川通志》记录的严颜墓是真身墓,其他处所的是衣冠冢。
回头再说蒲江飞仙阁和石象寺相关严颜的遗址。各种迹象表白,严颜似乎最终并没有隐居在蒲江,大概是前人敬慕严颜的忠义,自觉建筑相关建筑以纪念严颜。
原创文章,作者:蜀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hanlu.com/2018/1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