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色變的現象,自古就常提及: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說:「古玉有血玉、屍古、黑漆古、渠古、甄古及土古。」;清人劉大同在《古玉辨》中:「玉受地火者,皆變為白色,俗稱為石灰沁,及今所謂雞骨白、象牙白者是也。」;清人陳性在《玉紀》中:「凡玉入土年久,則地中水銀沁入玉裏,相鄰之松香、石灰以及有色之物,皆隨之浸入於中」。
而「滇國玉器」書中,數處提及玉器時,有如斯的描述:「…有鈣化現象出現,近一半的玉片已看不出玉片原來的質地。」(趙美,《滇國玉器》,頁12。)、「質硬但較脆,有鈣化現象的古玉…」(趙美,《滇國玉器》,頁42。)。
這是玉器常見到的風化現象,而相對于华夏的玉器而言,滇國玉器的風化現象顯然較為嚴重,原來半通明的軟玉,大都變成了欠亨明;而玉器原來的淺綠、淺黃色也變白、變褐,以至构成了所謂的”雞骨白”。可是這個現象,卻只發生在軟玉,而瑪瑙、綠松石卻仍保有原來的色澤與通明度(硬度低的材質如孔雀石、珊瑚當然另當別論)。
科學儀器鑒定了玉器的硬度、密度、折光率,也指出材質為軟玉還是瑪瑙還是綠松石、孔雀石、珊瑚…等,可是,玉器的顏色為何改變了、為何失透了,這對於出土玉器的研究來說,不断是個迷惑,是個極為複雜的問題。
所以,本文針對玉器入土後,在顏色所產生的變化,而呈現的現象及可能的缘由來作討論,但愿能使出土玉器的色變現象有一個較清晰的歸納與解釋。
色變也就是玉器顏色上的變化,所以,若是是玉器原來的顏色,就不在討論之列。可是,出土古玉有些應為玉的原色,卻被誤認為入土產生的色變,最常見的有下列三種:
產于华夏附近的玉石,常見到玉石本身就有多種的色澤(圖1為玉石剖面),這種現象並不是色變,而是玉石原來的色澤。
甘肅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的齊家文化連環玉璧(圖2),三片玉璜紋理與玉色完全不异,為一件成形對切的玉器,能够明顯看出為玉的原色;
玉石材料若為經河水長期滾動的水產玉,其外表常有一層厚薄纷歧的黃褐色的皮殼,稱為玉皮(圖10);此種顏色並非玉器入土以後所產生的變化;
滇國的玉石材料種類可謂豐富,除了軟玉、瑪瑙之外,還有綠松石、琥珀、珊瑚、孔雀石、大理石、琉璃…等;而這些玉石當中,有些玉石雖然密度或是比重並不高,經過上千年的風化感化,仍然保留亮光如新,卻也毫無色變可言。
雲南江川李家山69號墓出土的東漢「蝕花瑪瑙管」(圖13),整體呈現肉紅色、半通明,無任何色變;
雲南晉甯石寨山12號墓出土的「瑪瑙牛頭形墬」(圖14),仍為紅色、晶瑩剔透;
雲南晉甯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瑪瑙銅鼓形珠」(圖15),四件珠子都呈通明狀、光潔滑潤、有玻璃光澤。「滇國玉器」書中敍述到瑪瑙的出土特徵時,也說:「完全亮光如新」。
雲南曲靖八塔臺41號墓出土的「獸首形綠松石墬」(圖16)概况滑润亮光,顏色依舊綠色閃藍;
該墓出土「人頭形玉墬」(圖17)在全器白化的玉器上,更是突顯了綠松石的原貌。
江西上饒市茶山寺更有出土的「水晶璧」(圖19),均可用晶瑩剔透來描述。以至連低硬度的琥珀,都出現通明光澤的出土品
雲南省昭通市桂家院子2號墓的「琥珀珠」(圖20),整體呈棗紅色,半通明狀。
可是,屬於高硬度,比重最高(在玉石中)的軟玉(表一),卻出現了很是明顯的風化現象,特别是顏色上的改變。所以,這些顏色並非玉質的原色,而是經過風化而改變了玉的顏色。
古玉受浸色變之說,自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以來,清代諸人如陳性的《玉紀》、劉大同著《古玉辨》、劉心寶的《玉紀補》、李鳳公所撰《玉紀正誤》、竹園之《古玉考》等都有所論述,所論浸色不下八十餘種,總稱為古玉十三彩。
楊柏達在《傳世古玉辨偽的科學方式》一文中指出:「水銀既不克不及附著玉表,更不克不及深切玉肌,所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楊伯達,《傳世古玉辨偽與鑑考》,頁242)
。」認為「血玉」,屬吠形吠声,以訛傳訛所致。鄧淑蘋在《仿偽古玉研究的幾個問題》中,也提到:「人血在短時間內就會凝固變黑,而古玉的受沁是要相當時日的。」所以,血沁的可能性是極低的。
這也是俗稱的「白化」、「鈣化」、「石灰沁」,白化嚴重者稱「雞骨白」,顧名思義也就是玉器的顏色變白了,這也是軟玉色變最遍及的現象。
無論軟玉原有的顏色為淺黃綠、淺綠,都有呈現白化的現象,以至,有些白化嚴重者,連軟玉原有的通明度都得到了,變成了欠亨明。所以,白化的意義應是:玉質失透了,并且失透的部位變成了白色。
明代,雲南昆明市荷葉山),有的出現在概况、有的在裏層以至深度白化,並無必然的規律。
并且,白化的嚴重與否,似乎與年代的關係並不絕對,因為,有的軟玉雖然年代久遠,可是只要局部白化
玉石的天然呈色會出現白、黃、青、碧、灰、黑等顏色,玉石天然呈色出現褐色只要籽料的玉皮(籽料的皮色可說是河床所形成的色變),可是出土古玉呈現褐色的機率很是高;
西漢雲南晉甯石寨山6號墓出土之「新月形玉飾」(圖26),玉料由黃綠變成局部褐色
雲南呈貢縣皇帝廟41號墓出土的戰國「有領玉璧」(圖27),顏色灰綠中呈現褐色;對於這些天然沁色現象,楊伯達說:「天然沁色或浮於概况,或滲入深層,深淺不等,天然生動,幾無定律可循。」(楊伯達,《傳世古玉辨偽與鑒考》,頁13。)。
「玉環」(圖29),器表都呈現與玉色分歧的灰綠色,這應該是玉器入土而產生的色變。雲南省博物館的考古紀錄說:「有銅銹沁染斑」(古芳,《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2.雲南、貴州、西藏》(北京:科學出书社,2005年),頁64.65)。
什麼要素讓古玉變了顏色呢?這不断是一個奥秘的疑問。清人劉大同的《古玉辨》就說:「受沁之原,不易深究。」
而玉器於墓葬的環境變數實在太多了,與玉器接觸的物體有可能是土壤、銅器、鐵器、漆器…等,墓葬環境有可能潮濕、乾燥或是水浸、冷熱,所以,探討玉器色變的缘由,的確有困難地点;不過,近年來考古發掘的資料不斷添加,文史、考古專家及天然科學如礦物學家的投入,使得玉器色變的成因已顯出輪廓;這對於還原器物所處的環境,以及當時器物成形的工藝研究,有相當的意義。
出土古玉顏色變白,最常被討論;清人陳性在《玉紀》中就說:「凡玉入土年久,則地中水銀沁入玉裏,相鄰之松香、石灰以及有色之物,皆隨之浸入於中」。可是,1974年美國學者Handy and Gaines 提出了古玉受沁而變色,缘由是處於強鹼的環境形成,而非是埋藏墓中的時間長短或墓中的幹濕狀態。
1983年,鄭建認為雞骨白的成因是火燒形成的(鄭建,《江蘇吳縣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古玉研究》,考古學集刊3),他是經過200℃低溫及1000℃高溫的對比實驗,結果發現1000℃時樣品由綠色褪色而成白色,而認為”火燒玉”的可能;1991年聞廣也經過實驗,認同此见地:「加熱至600℃以上,玉塊表層變為棕黑色,及至900℃以上褪色發白且半通明度明顯降低」。
推論:「白化成因並非外來沁染,而是發自玉質內部的”質變色”」(聞廣,《中國古玉研究的新進展》《中國寶玉石》第4期,1991年)。
1992年劉良佑認為白化甚至雞骨白的現象,是因為碳酸氣與玉器中的鈣結合构成碳酸鈣而析出,發生「脫鈣」現象堆積於玉表而發生白化(劉良佑,《古玉新鑑》台北,尚亞美術出书社,1991,頁264)。
1994年聞廣透過室溫紅外接收光譜,認為受沁過程中並非同時而是先後發生的,并且:「閃石受沁後其礦物未變,並沒有鈣的添加,古玉受沁後的顯著變化是顯微結構變松,由此導致了其半通明度的喪失及褪色變白,其道理和同為水(H2O)的固體狀態的冰與雪的差異类似,即冰因是緻密的故具通明度。」並認為流傳的古玉「鈣化」說,與事實不符,此術語不應繼續利用(聞廣,《古玉的受沁》,《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年,總134期,頁92)。
1997年楊伯達針對良渚玉器雞骨白的成因,提出:「土壤中氫氟酸含量較高,對良渚文化由表及裏的滲蝕就較為嚴重,均變為雞骨白」(楊伯達,《傳世古玉辨偽綜論》,北京: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4期)。
可是,1998年錢憲和認為火燒白與風化形成的雞骨白飾分歧的,火燒白概况無光,而天然風化的概况有玻璃光,天然風化是因為晶間空地的發生,不僅硬度變得較低且當光線進入時產生折射、亂射构成白化的現象,並認為在濕的環境中玉器容易白化,細緻的玉質不易白化(錢憲和,《古玉之礦物學研究》,《東亞玉器二》香港:中國考古藝術研究核心,1998年.p.230)。
這應該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门,此處玉石結構較為疏鬆,所以較容易白化,合适聞廣與錢憲和的见地;并且,當比對成形對開的玉佩時,更可發現白化發生的部位很是對稱,如
圖35震旦博物館的戰國龍形玉佩合併起來時,很明顯看出白化部位完全吻合,能够看出玉的質地鬆緊與否,影響了白化的發生。
因而,白化的构成與質地的疏密有很大的關聯性,也就是白化是結構變松形成的可能最高,可是,怎樣的要素能够讓玉質變松了呢?
包金的部门脫落後,能够見到包金的部位幾乎无缺如初,而未包金的部位白化很是明顯,由此來推測墓葬環境,黃金是隔離了酸堿的侵蝕、還是調和了冷熱變化?這還需相關領域的專家進一步作研究了。
出土玉器為何變成紅褐色的成因,因為有明確的考古資料可供參考,凡是認為是鄰近玉器的鐵器的鐵離子沁入玉中,而呈現紅褐色,也就是俗稱的「鐵沁」。
揚州市甘泉姚莊102號西漢墓出土的玉劍格(圖37)及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劍格(圖38)、
玉多節帶勾(圖39),玉器因鐵芯生銹而脹裂,褐色沁斑由內而外,顯然是受了鐵劍的沁蝕。
這也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门,因而,在結構較疏鬆的材質處,鐵沁也是比較容易發生。
玉器色變成綠色的成因,與變褐色一樣,近年考古資料的大量添加,也已經不是奥秘;例如
銅綠不僅附著在玉角杯的概况上,也沁入了玉質內部,使玉角杯局部玉質變為綠色,所以,這種現象俗稱「銅沁」。
以上的說明,探討了出土古玉色變的現象與成因,可是,墓葬環境的變異太大,並非僅只以上所列的狀況罢了,
并且,還有許多可能的成因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好比說:地殼數十億年的碳酸鈣現象,對白化也應有明顯影響的;以及土壤內含鐵量高,也應是鐵沁的來源;以及,玉質华夏有的礦物質會不會產生氧化而构成了色變呢?追求科學化、有根據的谜底當然是勤奋的标的目的,這種種複雜的成因,尚待更多相關領域的專家來進一步研究了。
原创文章,作者:蜀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hanlu.com/2018/1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