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刊行了由全国20个造币局锻造的通宝 (俗称制钱),均为全国畅通,此中有两种是山西省的太原和大同锻造。
制钱系古货币的俗称,是以铜为次要材料的贱金属锻造,因其圆形两头无方孔而被历代文人戏称为 “阿堵物”“孔方先生”。后人对各个朝代的制钱有分歧称号,如“秦半两”(始于秦始皇同一货泉)、“汉五铢”(汉朝)、“周布泉”(北周)、“唐开元”(唐朝)等。
清朝各个年号所铸之币,反面有标来岁号的汉字,诸如“乾隆通宝”“光绪通宝”,后背有暗示造币局(工场)地点地的满文。在顺治年间,全国12个造币局所铸之钱,后背除满文外还有汉字,以暗示造币局地点地。至康熙年间,全国又增设了8个造币局,这20个造币局均沿袭了在制钱后背标明满、汉两种文字的做法,后人称其为“顺治背字”“康熙背字”。所谓背字,即指后背有汉字。自雍正期间始打消汉字,仅以满文暗示。
听说,制钱反面“康熙通宝”四个字为康熙皇帝御笔,若干“复成品”由驿站传送到各地造币局。制钱后背暗示造币局地点地的汉字,则由本地官员或名人题书,这些从制钱正后背的字体、字形,以及大小都能获得印证。
大约在民国初年,有货币藏者为便利回忆,将20个暗示造币局地点地的汉字编成一首五言诗:“同福宁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临广浙,陕桂台云漳。”此中同为山西大同,原为山西太原。
我于上世纪80年代末集全“康熙通宝”货币,此中的 “漳”“南”“台”字货币特别罕见。
原创文章,作者:蜀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hanlu.com/2018/2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