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云浮工匠梁建坤:无怨无悔 不忘初心

新华网广州7月22日电(李庆招 郑磊)出生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石雕)之乡”云浮市的梁建坤凭着一份对艺术的固执,处置石艺雕镂近30年,凭着独到的石艺作品设想,在2014年被选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浮石艺)代表性传承人,多件作品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性大奖。

“无怨无悔,走本人的人活路”这是梁建坤的座右铭。一句“无怨无悔”梁建坤道出了他走向石艺的初志,“1987年之前我有一份不变的工作,后来加入了其时云浮县工艺美术研究所举办的石雕培训班,然后又到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广州美术学院进修,期间有幸获得了多位出名雕塑大师的悉心指点和栽培。从此便与石艺结下了疑惑之缘”。梁建坤说道。

作为云浮石艺的传承人,在近30多年的石艺创作中,梁建坤既承继保守技法,又不竭立异。

“化陈旧迂腐为奇异”是艺术家功力的最好表现。“以往大部门工艺师城市把一块玉石概况的石皮削掉,留下最标致的玉。我在云浮初创了巧色玉石雕镂工艺,是以石皮为主,玉料为辅进行雕镂。石艺雕刻

据引见,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步步高”“哪个虫儿敢出声”等作品就是采用巧色玉石雕镂工艺雕镂而成。在梁建坤的雕镂刀下,石头的每一个部位都将其感化阐扬得极尽描摹。时至今日,巧色工艺品早已成为当地工艺产物支流,而这种技法的普遍使用成为云浮石雕成长的一个转机点。

【网络媒体走转改】云浮工匠梁建坤:无怨无悔 不忘初心

创作灵感来历于哪里?梁建坤给我们展现了多项他雕镂的作品,如茶盘、火龙果、芦荟等等,这些在我们糊口傍边经常可见。“我创作的灵感就来历于日常的糊口。” 梁建坤暗示。

“我家的阳台种了两棵芦荟,已有十多年,有一天就萌发了雕镂一个芦荟作品的设法,于是按照这两棵芦荟的容貌,用玉石雕镂出了‘荟翠一螳’这个作品。作品完成后十多天此中一棵芦荟枯萎了,其时心里触动很大,这个作品也许就是这棵芦荟生命的延续。”因而,梁建坤对这件作品也非分特别宝贵。

【网络媒体走转改】云浮工匠梁建坤:无怨无悔 不忘初心

家喻户晓,云浮是世界石材集散地,石材品种很是丰硕。“这给我的石艺创作供给了得天独厚的前提,我创作的作品不局限于玉石,也包罗大理石、花岗岩、木化石等材料。只需材料特征和创作题材能连系的我城市斗胆测验考试。”梁建坤引见,此中有大理石作品《收支安然》、花岗岩作品《茶韵飘乡》、木化石作品《一鸣开悟》、玉雕作品《步步高》等。

【网络媒体走转改】云浮工匠梁建坤:无怨无悔 不忘初心

“保守的文化该当有人传承下去,而任何一项艺术的传承都离不开人才的培育。”梁建坤说道。据领会,多年来,梁建坤累计传授门徒已达60多人。

“我的讲授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石艺匠人的教育模式,从石材工艺的选料,到作品的构想、雕镂、创作都出格重视学生艺术涵养的培育。在学生中,目前已有一名荣获‘大师’称号。”梁建坤说。

此外,梁建坤正和技校告竣校企合作培训打算,别的还在中专学校挑选一些尖子学生寄宿在厂持久接管培训和练习,毫无保留地为学生释疑解难,倾囊以授,为传承云浮石材工艺培育更多的新颖血液。“目前我儿子也在进修石材雕镂艺术。”梁建坤最初说道。(完)

原创文章,作者:蜀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hanlu.com/2018/9833.html

(0)
打赏 微信长按打赏 微信长按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蜀小编的头像蜀小编
上一篇 2018-03-19
下一篇 2018-03-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