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我就是题中的屌丝。曾经因为朋友是某健身房营销主管拿特殊优惠进过几次健身房的我聊健身房话题总感觉有点心虚(加上本身就宅向),但是好歹我对此类话题有持续的关注。
2015年,纽约时报中文网刊载了一篇名为《“屌丝”锻炼:中国健身房的瘦身运动》,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市场一些纽约ClassPass的“模仿者”,其以月付99美元销售精品健身课程的模式本质上与那些“模仿者”其实有着不同之处,差异在面向人群和使用模式上。前者关注的是核心消费人群的差异需求,而后者例如小熊快跑则是愿意用低价打开小白市场,主要做法是平台购入中低档健身房年卡并达成合作进行限制性服务销售的形式吸引低频健身人群。
据报道,小熊快跑主要是针对缺乏健身习惯、但善用团购、对消费更加精明的年轻一代,除了舞蹈、瑜伽、武术、单车等课程,也有单纯器械的使用。而这种靠着O2O预约到场体验+社交的模式也存在营运上的弊病,除了合作品牌杂、还有例如同一家健身房每月不得超限3次到店的规定限制了用户体验上限;而且互联网资本靠红利进行低价拆售服务的方式影响了健身房的利益,小熊快跑兴起不久后就遭遇了商家的抵制和批评。
实际上,健身行业发展现状是很多消费者愿意接受“按次付费”不便的原因,大陆的健身行业调查曾指出过一大乱象,由于开业时冷清和营销时超卖,导致后期火爆期间拥挤和不便。其次同事之间都传过的顾虑——“健身房收了卡钱就跑路”也是一大现象之一,没有什么比花了冤枉钱更委屈了。
而小熊快跑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当下改变不了现状,因为自己做的事情并不像ClassPass一样单纯卖卡,而自身实际要做的是做健身房和消费者之间的渠道,优化各类需求人群的套餐模式,假如健身房对这块试水渠道不够理解,线上与线下就没法共赢。
实际上,在如今健身房行业粗放式运营普遍的情况下,很难开拓新的市场了,精明的健身者早都入了卡,在一些大品牌的店固定去健身。指着雇一些“小蜜蜂”发那些劣质传单并不会起到实质作用,我所看到的很多健身房都是土财主老板养着一帮不专业的人在瞎干。
眨眼间2017到了,一直不温不火的月付健身风口终于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而这次被媒体评价为“低频养高频消费,碎片化付费冲击年卡制。”
而且这次各路玩家更加多元,不再甘心受到线下健身房的制约。文前提到的主角小熊快跑在16年中旬尝试通过自己开设精简功能的24自助健身店和推广加盟的方式进行模式升级,同时期诞生的全城热炼因为经营不善无声解散,而燃健身转型后推出了三体云动,主打健身房SaaS;如今受到关注的新玩家有精品工作室模式的超级猩猩各各路自助健身房模式玩家,因为摆脱了对传统健身房的依赖,目前有乐刻、光猪圈、Liking健身等玩家在市场开始推广。
这两种模式相对于传统健身房都拥有营销和成本上的优势,总结来看新模式获客成本低、且对于消费人群的定位更精准,用户体验更加,这给年卡制带来了双面夹击的情形。
相对于互联网行业下潜的现金流玩法,传统预售制被称为是“懒人做法”,一次获客,绑定一年;而这种传统玩法不仅需要面对周期获客高昂人力成本和超卖带来的体验满意度下降问题,还需要面对互联网玩家的不断强势宣传的压力,毕竟花了大价钱消费最在乎的就是体验。
而互联网玩法,高明之处就在于规模化和针对化,用冲动型消费者和低频消费者剩余的价值供养高频人群需求,同时实现盈利,不像传统模式一刀切对现金流不充裕的人群不友好,互联网玩家是想尽办法让你每次都觉得划算。
其减少成本的方式除了精简低频设备和配套(租金成本也相应精打细算),人力成本也通过安防自动化设备进行了减负(超级猩猩通过团体训练减少人力成本),加上友好体验和阶梯式消费套餐留住核心用户,一个低频养高频的模式就形成了。
而这种模式也吸纳了传统健身房嫌弃拥挤的核心用户群和有健身欲望想要尝试的小白。
其实这种针对需求的优化完全没有一味的追求利用率,用精算实现了低频养高频后,很好的解决了过去传统绑定式玩法超卖和过度追求坪效的副作用。互联网玩法体验愈加优秀的时候,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传统健身房的劣行新闻不断,忽悠式推销让你签了霸王条款,没有备案和经营资质的场馆资金安全都成问题。
面对经营扩张和竞争压力,不光是新兴市场大陆有问题,已经很成熟的香港,也频频爆发出恶性推销问题,除了收了钱跑路外,甚至出现恐吓诱骗、诈骗等行为,这也需要很多消费者对这种“不确定效果的风潮”(体质有差异,减肥效果是因人而异的)上心,不要因为冲动而花了大钱,受了冤屈没处说理。
而您所在的城市有O2O健身场所,也要对其长个心眼,互联网玩法也有玩倒闭的,例如曾经爆出临时涨价和刷单风波的全城热炼。
原创文章,作者:蜀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hanlu.com/2018/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