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将其转介给司法社工在其8个月的考验期内对其进行考察帮教

  正义网成都1月26日电(记者傅鉴 通讯员杨丽恒 贺薇)“谢谢你们给了孩子重生的机会,还给孩子安排了帮教课程,对我们进行亲职教育,修复了我们的家庭关系,现在孩子已经回家了,我们一定会好好管教他。”1月2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引入司法社工参与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梁某进行考察帮教四个月后,梁某的妈妈感激地说。

  据了解,未满十八周岁的梁某2013年辍学后离家出走,混迹社会近两年。2015年2月,梁某因涉嫌盗窃朋友一部iPhone6手机,被武侯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并提请武侯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阿姨,您救救我吧,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会偷东西了”。“妈妈,您救救我吧,您帮我去给被害人道歉,帮我把手机赔给她,我以后一定听话。”铁窗里的梁某泣不成声,检察官阵阵揪心,怎样才能更好地教育挽救梁某,而不是羁押了事?为更好地教育挽救梁某,检察官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了全面的沟通协调,促成双方达成了民事赔偿,梁某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

  2015年10月,武侯区检察院对梁某宣告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将其转介给司法社工在其8个月的考验期内对其进行考察帮教。在对梁某四个月监督考察中,司法社工根据其家庭背景、犯罪成因以及性格特点,安排其参与了包括托管班课业辅导、协助筹备公益活动、社区特色手工课、环保宣传等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梁某心思细腻、亲和力强,做公益服务认真细致,尤其擅长手工,社区的孩子们特别喜欢梁某的手工课辅导,参与公益活动恢复了他的自信。”司法社工对梁某参与活动的表现给予了良好的评价。

  武侯区检察院在对梁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同时,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对梁某的父母进行亲职教育,对梁某进行心理测评和完善,以修复梁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在经过四次家庭治疗之后,梁某与父母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梁某的心理障碍主要成因在于家庭结构不合理,让家庭成员回归本来的位置,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是最重要的,目前的家庭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心理老师欣慰地说。

  “孩子比过去懂事和孝顺,从看守所出来以后,白天出去打工,下班就回家,主动帮着我做家务。”梁某的母亲说起孩子这段时间来的改变,热泪盈眶。

  令人欣喜的是,梁某已按照自己的爱好应聘到一家连锁花店工作,由于他的优秀表现,即将被升职为新店的店长,有较稳定的收入,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孝敬父母。通过心理辅导修复了家庭关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梁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责任意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了沟通能力,明白了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命运的道理。

  武侯区检察院拓展和整合社会资源对附条件不起诉人考察帮教,准确把握检察机关司法专业化的职能定位,保证未成年人案件的正确处遇;通过社会力量的中立性和亲和度,保证涉罪未成年人更快速有效的找到归属感、融入社会。这不,马上快过年了,蜀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很多年货,如:“野娃 _年货坚果炒货零食大礼包1740g礼盒装 特产休闲小吃”,客倌你呀,可以点我淘年货喽!确保了司法专业化和帮教社会化充分有效结合,为未检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蜀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hanlu.com/2018/3357.html

(0)
打赏 微信长按打赏 微信长按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蜀小编的头像蜀小编
上一篇 2018-01-28 21:43
下一篇 2018-01-28 21: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